ISO/IEC 14443标准——频谱功率和信号接口
	1.范围
	ISO/IEC14443的这一部分规定了需要供给能量的场的性质与特征,以及邻近耦合设备(PCDs)和邻近卡(PICCs)之间的双向通信。
	ISO/IEC14443的这一部分应与ISO/IEC14443的其他部分关联使用。
	ISO/IEC14443的这一部分并不规定产生耦合场的方法,也没有规定如何符合因国家而异的电磁场辐射和人体辐射安全的条例。
	2.标准引用
	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ISO/IEC14443这一部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和IEC的成员修订当前有效国际标准的纪录。
	ISO/IEC14443-1: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邻近卡——第一部分:物理特性。
	ISO/IEC10373,识别卡——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ISO/IEC14443-2中给出的定义和下列定义适用于本国际标准:
	3.1位持续时间Bitduration
	一个确定的逻辑状态的持续时间,在这段时间的最后,一个新的状态位将开始。
	3.2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
	相移键控,此处相移180°,从而导致两个可能的相位状态。
	3.3调制系数Modulationindex
	定义为(a-b)/(a+b),其中a,b分别是信号幅度的最大,最小值。
	3.4不归零NRZ-L
	在位持续时间内,一个逻辑状态的位编码方式,它以在通信媒介中的两个确定的物理状态之一来表示。
	3.5副载波Subcarrier
	以载波频率fc调制频率fs而产生的RF信号。
	4.缩略语和符号
	ASK移幅键控
	BPSK二进制移相键控
	NRZ-L不归零,(L为电平)
	PCD邻近耦合设备
	PICC邻近卡
	RF射频
	fc工作场的频率(载波频率)
	fs副载波调制频率
	Tb位持续时间
	5.邻近卡的初始化对话
	邻近耦合设备和邻近卡之间的初始化对话通过下列连续操作进行:
	—PCD的射频工作场激活PICC
	—邻近卡静待来自邻近耦合设备的命令
	—邻近耦合设备命令的传送
	—邻近卡响应的传送
	这些操作使用下面段落中规定的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6.功率传输
	邻近耦合设备产生一个被调制用来通信的射频场,它能通过耦合给邻近卡传送功率。
	6.1.1频率
	射频工作场频率(fc)是13.56MHz7kHz。
	6.1.2工作场
	最小未调制工作场的值是1.5A/mrms,以Hmin表示。
	最大未调制工作场的值是7.5A/mrms,以Hmax表示。
	邻近卡应持续工作在Hmin和Hmax之间。
	从制造商特定的角度说(工作容限),邻近耦合设备应产生一个大于Hmin,但不超过Hmax的场。
	另外,从制造商特定的角度说(工作容限),邻近耦合设备应能将功率提供给任意的邻近卡。
	在任何可能的邻近卡的状态下,邻近耦合设备不能产生高于在ISO/IEC14443-1中规定的交变电磁场。
	邻近耦合设备工作场的测试方法在国际标准ISO/IEC10373中规定。
	7. 信道接口
	耦 合IC卡的能量是通过发送频率为13.56MHz的阅读器的交变磁场来提供。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必须在1.5A/m~7.5A/m之间。国际标准 ISO14443规定了两种阅读器和近耦合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A型和B型。一张IC卡只需选择两种方法之一。符合标准的阅读器必须同时支持这两种 传输方式,以便支持所有的IC卡。阅读器在”闲置“的状态时能在两种通信方法之间周期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