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入局,重新点燃NFC产业链激情

2016-02-22 11:19:49 274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将可能从“双雄争霸”变成“三足鼎立”。2月18日,国内“果粉”们期待已久的Apple Pay正式上线,这是苹果公司基于NFC技术搭建的一个近场支付系统,和二维码支付不同,NFC支付无需联网,通过手机和POS机之间的“对话”就能完成 支付。目前,Apple Pay已经得到国内19家银行的支持,上市首日的绑卡数量远超3000万张。那么,看上去很美的Apple Pay能否成为移动支付产业中NFC阵营中的一员猛将,搅动平静已久的一池“春水”,让整个产业链重燃激情?

Apple Pay何以成为移动支付界的“网红”?

或许你也一样,在2月18日的微信朋友圈里,被各种Apple Pay绑卡的图文刷屏。那么Apple Pay到底是什么,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移动支付界的“网红”?

抛开“真爱粉”们“没有为什么,苹果的东西就是好”的观点不谈,Apple Pay在安全和便捷性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基于NFC技术搭建的一个近场支付系统。通过手机芯片上的感应式读卡器,在短距离内与银行的POS机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借助网络,甚至不用打开手机中的移动程序,整个支付过程只需几秒钟便可完成。

当然,这种简单的支付也是有门槛的。在硬件方面,目前,仅有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四款手机,以及Apple Watch、iPad Pro、iPad Air 2、iPad mini 3、iPad mini 4等移动设备支持NFC功能。在操作系统上,所有的苹果移动终端都需要把系统升级到iOS9.2或更高版本。当终端满足这些条件后,用户需要打开系统自带 的应用 “Wallet”,点击“添加信用卡或借记卡”,也就是所谓的“绑卡”。操作成功后,这些苹果移动设备便成了“钱包”。

或许不少人会说,我们已经习惯了“扫一扫”付款,Apple Pay还能有什么花样?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扫一扫”支付是基于二维码技术。在支付领域,其饱受安全问题的困扰。诸如“验证码大盗”的手机病毒,以及“一分钟二维码生成 器”的制码终端都让用户的支付行为处于风险中。央行就曾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 函》。

相比之下,安全性是Apple Pay的核心所在。用户在添加银行卡时,其真实的银行卡信息并不存储于苹果移动设备或是服务器上,系统会分配一个唯一的虚拟账号,并对该账号进行加密,并 以安全的方式存储在移动设备上安全芯片中,每次交易都使用一次性的唯一动态安全码进行授权。并且支付的确认方式不是密码而是用户指纹。

在便利性方面,二维码支付首先需要连接网络,接着还需要解锁屏幕、打开应用、扫码识别、密码确认等步骤。相对而言,NFC支付要便捷许多——终端设备不需要联网,只需往POS机上一“靠”、指纹一“刷”支付就可完成,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

NFC面临“现实很骨感的”的事实

既然NFC有着如此的优势,为什么没能在移动支付领域大范围推广起来呢?

此前,银联和电信运营商都欲推动NFC支付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标准的采用上,双方发生了分歧:银联欲采用13.56MHz,而电信运营商则要采用2.45GHz,而结果是以电信运营商的妥协告终。“争论”与妥协所付出的代价,就是NFC发展放缓。

此外,国内近场支付生态环境不成熟,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尽管两年前,银联和电信运营商做出大动作,对搭载NFC支付的手机厂商进行过巨 额补贴,但出于各种原因,多家手机厂商对NFC支付的布局也“半途而废”。再加上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高额的硬件改造成本、中小商铺的踟蹰,NFC支付也 在市场上慢慢失去了声音。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第三方支付的“攻城略地”。现在,第三方支付在线上支付市场处于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据近70%市场份额。伴 随支付账户向O2O领域延伸,微信支付、支付宝通过导流的方式将线上消费者带到线下,通过补贴优惠鼓励商家和消费者“扫一扫”支付。在这样的强势的竞争对 手面前,NFC支付不得不面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的事实。

NFC产业点燃“回归”导火索

然而,Apple Pay入局,无疑给NFC支付阵营增添了一员猛将。在它的搅动下,NFC产业链能否重燃激情?

对于在移动支付领域处于“边缘”位置需要绝地反击的银联来说,除了19家支持银行,还布置了400万台支持NFC的POS机。根据人民银行监管要求,要在2017年全面支持NFC,在这个过程中,受理终端的优化也将不断加速推进。

在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在其70亿元终端激励计划中,拿出6亿元定制基金,对具有4G+、NFC、单卡、加密以及对讲等功能的终端进行奖励,对具 备一项功能的手机奖励20元/部,而功能超出一项,则在20元的基础上追加奖励10元。中国移动去年NFC-SIM卡发放量达2000万,NFC用户达到 600万;在其发布的2016年终端规划中,计划通过发展100个城市公交应用、100个校企一卡通应用,扩大NFC应用场景,构建NFC支付生态,并计 划2016年发展NFC用户1000万。采取白卡入盒的方式为NFC手机终端提供15元/户的业务酬金,鼓励NFC技术发展。

国产手机制造商也对NFC支付示好。华为的Mate 8以及Huawei Wacth均支持移动支付功能,Mate 8还率先发布了“银联云闪付”;中兴的“中兴付”相比Apple Pay增加了公交、理财等功能;而小米2s、小米3也都曾配置NFC支付功能。我用过小米3,现在也在使用华为Mate 8,可是,我明显的感觉到NFC功能似乎没有什么用途,因为能用到NFC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Apple Pay并不是NFC产业重振的最大力量,毕竟它还面临着平台互通、使用习惯、终端覆盖等问题,并且,其强势和封闭也让产业链有所领教,但是,Apple Pay点燃了NFC产业“回归”的导火索,如何在这阵热潮中把握住机遇?是产业链各方需要思考和行动的关键。


标签: NFC移动支付